2005年11月23日

我們的地球怎麼了?

去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嘯與地震、今年夏天中國的乾旱和洪水、9月美國的一場海洋大颶風、上個月巴基斯坦的大地震,打開電視,我們常能看到自然災害在世界的各個地區肆虐橫行。以致我們不禁驚悚地問:地球怎麼了?地球發怒了嗎?

很多人在關注全球變暖,有的人不太相信全球變暖與人類活動有什麼關係。

他們認為氣候的變化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千多年前,歐洲氣候溫暖,連英國都可以種植葡萄。四百多年前,氣候變冷了,泰晤士河開始結冰,葡萄就在英國絕跡了。也許,今日的全球變暖只是大自然永?變化的一部分,人類沒有多少作為。美國的布希政府可能就是這種想法的代理人。美國拒絕簽署《京都條約》,其根本思想就是認為人類對氣候的影響沒那麼嚴重。

很多科學家都相信是人類的行為影響了氣候的變化。普林斯頓大學氣象專家喬治·費蘭德認為,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成千上萬年的地球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高,結果是,“我們現在已經成為地理的代理人,有能力影響氣候變化的過程。”他認為忽視人類的行為對氣候的作用,不是明智的舉動。

2001年,聯合國政府之間氣候變化討論會宣佈,是人類的活動導致了上個世紀的氣候變暖。地球變暖的速度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進行著。

人為的結果已經給地球蓋上了一層毯子。

雖然對全球變暖是不是人為的有不同爭論,但有一點科學家們是有共識的:那就是二十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速度超過人類歷史的任何階段,促使自然環境惡化。氣候的變化很可能是從環境變化開始的。

就以中國來說。中國古代華北地區的氣候相對溫暖、潮溼。周朝時代,現在的中國內地地域,90%是被森林覆蓋著。兩千五百年來,我們的祖先砍伐森林,建立農田,應付增長的人口對糧食的需要。結果是北方的氣候越來越幹。但是即使如此,一百多年前,華北地區森林覆蓋率還是在30%左右,還是雨水充沛,京杭大運河還在疏通南北,北京海澱區還是有很多的湖泊,北京的南苑地區還到處是奔跑的鹿呢。

進入二十世紀,特別是二十世紀下半葉,除了人口大幅增長外,在“人定勝天”的思想指導下,完全忽視生態環境平衡的重要,以發展生產的名義,不顧後果地對生態進行掠奪性破壞,結果中國只有5%的森林留存了。

現在呢?華北乾旱得不得不實施新的南水北調工程以解決北方對水的饑渴。而耗資巨大的南水北調從長遠看將怎樣影響南水地區的氣候,並改變長江流域人們的生活,還有很多未知的因素。

地球怎麼了?我們漢語中稱作“地球”的這個星球,實際上是個水球。科學家們擔心,在地球日益變暖的過程中,地球上與水關聯的自然災害將得到強化,未來我們將看到和經歷的自然災害,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劇烈和強烈。

----------------------------
全球變暖:氣候變化超出地球自然變動的範圍

氣象專家指出,近百年來,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全球的氣候與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退化,土壤侵蝕加劇,生物多樣性銳減,臭氧層耗損,大氣化學成分改變等等。全球氣候變化的幅度已經超出了地球本身自然變動的範圍,對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

夏威夷MaunaLoa觀象臺觀測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年平均濃度已達到377ppmv(百萬分之一),這可能是過去42萬年中的最高值。在過去的83萬年間,甚至在兩千萬年間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從未超出過目前的水準。

與此同時,自1860年有氣象儀器觀測記錄以來,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升高了0.44℃?0.8℃。近百年間最暖的10年均出現在1990年以後。其間,以1998年為最暖,2002年和2003年分別為第二和第三個暖年,2004年為第四個暖年。20世紀北半球溫度的增幅可能是過去1000年中最高的。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我國的氣候與環境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氣象監測表明,近百年來我國氣候增暖的幅度為0.5℃?0.8℃。近50年來我國年平均氣溫升高以北方為主,東北北部、內蒙古及西部部分地區已經上升了2℃以上。降水量增加最明顯的是西部大部地區,某些地區近50年的年降水量已經增加50%?75%,而華北及東北南部降水量卻有減少趨勢。

氣候變暖後,我國的天氣氣候極端事件的發生頻率出現了變化,具體表現為極端降水事件趨多趨強;長江及長江以南地區強降水事件的發生頻率有所增加,年降水量和極端降水量增多;江淮流域暴雨洪澇事件發生頻率增加。

氣候變暖導致區域性乾旱事件連年發生。近十幾年來,我國北方乾旱事件發生頻率增加,華北地區近二十多年來乾旱不斷加劇的形勢十分嚴峻。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後期,華北由溼潤向乾旱過渡;從70年代後期開始至今,華北的乾旱不斷加劇;90年代後期以來華北地區更是連年出現大旱,1997年、1999年至2002年,不少地區連續五六年遭遇乾旱。

氣候變暖使我國夏季高溫熱浪天氣增多。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最高溫度大於35℃的高溫日數顯著增多,除華北南部地區趨於減少外,北方大部分地區趨於增多,西北一些地區增加趨勢最為明顯。

同時,其他方面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如霜凍日數下降,低溫冷害減少,雪災發生幾率增加,沙塵暴趨於減少等。

氣象專家根據氣候模式預測,未來100年全球還將升溫1.4℃?5.8℃,全球和中國氣候將繼續變暖,增暖的速率將比過去100年更快。

氣象專家表示,氣候變化對農業及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越來越大,其中負面影響表現得更為突出。

農業是對氣候變化最為敏感的部門。氣候變暖後作物生長加快、生長期會縮短,可能減少物質積累和籽粒產量。氣候變暖將影響氣候資源的時空分佈,相應的種植制度也將發生改變。專家推算,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加倍的條件下,我國一熟制地區的面積可能減少23%,兩熟制地區可能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區的中部,而三熟制地區可能由當前佔耕地的13%提高到佔36%。與此同時,氣候變暖後我國主要作物品種的佈局也將發生變化。研究表明,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加倍情況下,在現有的種植制度、種植品種和生產水準不變的前提下,到2030年?2050年間,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事件將可能使糧食生產潛力降低,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可能以減產為主。

氣候變化對我國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也日益突出。有關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是導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積萎縮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賽?木湖外,水量平衡均處於入不敷出狀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湖泊均向萎縮方向發展,有的甚至乾涸消亡。未來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西南、華中和華南等地區的森林影響最大。森林生產力雖呈現不同程度增加,但由於氣候變化後病蟲害爆發範圍可能擴大、森林火災發生頻率可能增加,森林生物量不一定增加,某些樹種適宜面積將縮小。
---------------------
北極凍土帶將在2100年消失

11月4日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能源部門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氣候變暖賦予了“北極氣候”新的含義,至本世紀末,北極的氣候將會比現在增加25華氏度,氣候變暖導致世界上多數的凍土地帶逐漸消失。根據發表在《氣候》雜誌上的這份報告顯示,至2200年,隨著南極洲的氣候急劇升高,南極洲將會更緩慢的變化,至2300年,北極覆蓋的冰層有三分之二會消融,而且北極特有凍土帶多數也將不復存在。

科學家利用電腦技術模擬了對大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假定每年的濃度增長為 0.45%的前提下,以1870年的記錄數據為基礎開始進行計算,並把最高年限設定為2300年。電腦得出的數據結果顯示,至2070年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工業革命前的二倍,至2120年將會上升至三倍,至2160年將會高達四倍。不過,目前已知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每年濃度增長量為0.5%。經過在電腦上模擬天氣變化會造成的影響之後,科學家表示,如果現在不採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全球變暖將會造成更大的影響。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位氣候專家表示,目前的問題已不再是有沒有必要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而在什麼時候,應該在全球的氣候沒有遭到不可挽回的損害之前把問題提出來。如果只是試圖想辦法去適應氣候變暖帶來的後果,環境的狀況會越來越糟。如果北極的凍土帶和永久凍結帶都融化了,很容易就能預見到那些地區將受到的損害。在全球變暖和冰層減少的情況下,可用的土地將會很少,融化的冰層會使那些地區變成沼澤地帶,大量的滋生害蟲。

氣候專家表示,電腦模擬得出的結果是合理的,這是因為與其他短期的研究中設定的模型相比,這次計算中使用的模型釋放的溫室氣體較少,同時還考慮到了植物、海洋對二氧化碳的吸收,這些因素也限制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來源:雅虎科學)
---------------------
以下為關於京都條約的過去新聞
---------------------

京都條約生效寫環保新章

旨在防止全球氣溫進一步暖化的《京都議定書》,將於香港時間(2月16日)下午1時正式生效。

大部分工業國家均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但美國和澳洲拒絕簽署確認。全球各地的環保分子計劃舉行示威,抗議美國等「污染大國」拒絕確認條約。

京都條約於1997年議定,這個日本古都周三將舉行儀式,慶祝京都條約在相隔8年後正式生效,屆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兼環保人士──肯尼亞的副環境部長馬塔伊將出席儀式。

京都條約尋求在2012年前,把工業國家整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2%,各國的減少排放量目標,則根據該國的污染程度而定。共有141個國家及地區簽署確認條約,包括30個工業國家,美國和澳洲沒有參加,美國指條約對經濟影響太大,而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在首階段不受約束,也是美國拒簽的原因,但在俄羅斯加入後,條約終告生效。

簽署國要達到指標並不容易。以日本為例,到2013年條約進入第二階段,若日本不能達到減少排放6%廢氣的指標,它將在原來的6%外,被罰多削減30%排發量。日本環保部官員表示,日本會竭力遵行條約,達到指標「雖不容易但並非不可能」。日本政府表示,會游說盟友美國及其他未簽約國加入,為控制溫室效應出一分力。

擇自Yahoo! 新聞
———————————————————————
《京都協議》今起正式生效

不少環保人士計划抗議美國拒絕協議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協議》7年前達成協議,今天(2月16日)開始正式生效。約141個國家都批准了該協議。這些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佔世界總量的55%。它們承諾,在2012年之前,將其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2%。

但是,美國和澳大利亞因為經濟理由拒絕批准《京都協議》。如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大國則在該協議框架之外。

日本京都將舉行協議生效儀式。

在俄羅斯於2004年11月做出關鍵性的決定,加入該協議90天後,《京都協議》開始生效。

俄國的加入至關重要,因為只有那些溫室氣體排放量佔世界總量50%以上的國家的支持,《京都協議》才有實際意義。只有俄羅斯加入才達到這一標準。

美國總統布殊說,美國不批准 《京都協議》的原因是因為它可能損害美國經濟。

聯合國環境計劃的負責人表示,《京都協議》只是和全球溫室效應做鬥爭的第一步,今後還需要更艱苦的努力。

擇自 BBC NEWS
————————————————————————-
如何解決氣候變暖 經濟學家有分歧

BBC經濟事務記者 沃克:

科學家認為,如果現在不采取環保措施,將出現災難性后果
本周晚些時候,京都議定書開始生效。該協議是為限制排放溫室效應氣體數量而制定的。

雖然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地球正在變暖,人類活動對此要負一部分責任,但是采取彌補行動帶來的經濟影響引起很大的爭議。

大部分發達國家產生的溫室效應氣體被認為是導致地球變暖的原因。

排放的氣體多半來自使用煤炭、石油和瓦斯,為了產生能源提供電力、運輸和取暖的需用。

經濟學家多半認為,如果現在不采取行動抑制日益升高的氣溫,人類將會付出巨大代價。

可以預見海平面會升高,更常常出現惡劣的氣候。對人類健康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在已經相當溫暖的地區,農業也會出現困難。

但是如果人類采取行動也要付出代價。

京都議定書的對策首先是限制廢氣排放量。經濟學家討論的另一個想法是對石油能源征稅。

事實上這兩種做法都會提高商用,民用能源的成本,導致經濟增長放慢。

丹麥阿爾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統計學家龍伯(Bjorn Lomborg)認為,還有一些更緊迫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解決發展中國家的疾病和營養不良問題。龍伯說,事實上有很多事情,我們只需花小錢就能帶來很大益處,而落實京都議定書或者其他類似的做法,雖然消耗大量資金,結果只能帶來很小的益處。

許多經濟學家和龍伯都同意,我們必須對未來氣候變化采取行動,不過有些學者認為情況急需解決。這兩個陣營作出不同的結論,部分原因是他們用不同的方法來評估遙遠未來,也就是大約今后一兩百年將發生情況。

華盛頓國際經濟學院克來恩(William Cline)說:如果有可能把未來列入計算的話,對這個問題做出一些努力是很重要的。如果不重視未來的話,排放氣體會造成破壞,后果會將會極其嚴重。

克來恩認為,現在采取緊急行動防止未來造成巨大損失,在經濟上有充分的理由。

但是其他經濟學者認為,單單實行京都議定書還不夠有效。因為它沒有包括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這些國家正在產生大量溫室效應氣體。
擇自 BBC NEWS

綜合轉載

沒有留言: